全国
首 页
关于杰博
关于杰博
赋能产业 成就人才
杰博简介
旗下公司
发展历程
杰博荣誉
杰博文化
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
人力资源三支柱服务
核心服务
我们的优势
成功案例
集团动态
集团动态
聚焦时事新闻,了解杰博动态
杰博快讯
公告通知
党群之家
党群之家
以“党建引领、责任担当、争当先锋”为理念指导
党建引领
工会活动
携手杰博
携手杰博
聚焦时事新闻,了解杰博动态
杰博商学院
联系我们
杰博快讯
公告通知
杰博(厦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杰博要闻】在杰博人力资源全国布局上,又多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要点。经过两年多的市场考察及三个多月的积极筹备,杰博(厦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于近日正式挂牌成立。 据了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劳动力日渐缺乏,在此背景下,沿海地区的劳动力短缺情况更为严重,作为全国人力资源优质服务商的杰博公司深有体会。经公司董事会研究决定及全体股东大会一致表决通过,在人力资源需求日渐急迫及经济更加成熟的厦门经济特区成立厦门分公司,为东南沿海城市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服务。 (上图为杰博厦门公司所在地:万达广场) 杰博(厦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位于厦门市湖里区万达广场。湖里区是厦门经济特区的发祥地,也是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基地的中心,更是厦门岛对外交通的重要枢纽。公司周边汇集了一系列世界500强及国内知名企业,如戴尔中国、ABB、施耐德、银鹭集团、可口可乐、联想集团、建松、厦华、玉晶光电等。 (上图为2013年度杰博人力资源全国布局图) 据杰博(厦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董春雨介绍,杰博厦门公司将秉承杰博总公司的“杰博深蓝关怀体系”,以及杰博人奉行“专业快乐简单言行一致财富共享”的公司文化,并以“成就所有人的JOB”为经营理念,服务厦门地区的企事业单位,并助力于当地经济建设发展。 董春雨同时表示,对厦门的市场充满信心。凭借杰博人力资源多年的全国人力资源服务经验,厦门公司一定能为广大合作伙伴,提供最专业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厦门公司的成立,是杰博人力资源2014战略调整后的全国全新战略布局的重要一步,杰博厦门公司的成立,将使杰博人力资源的全国布局更加充分,同时,将为杰博人力资源在沿海的合作伙伴和客户,提供更加周到和优势的人力资源服务。”杰博人力资源公司运营总监牛金朋表示。 文:陈燕婷 厦门公司基本资料如下: 杰博(厦门)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地址:厦门市湖里区金钟路9号2713单元 邮编:361010 联系电话:0592-5035539、5035819 全国业务热线:4006262158
查看详情
2014-04-30 12:13:00
30/
04月
2014
“杰博文化俱乐部”正式成立
【杰博快讯】作为杰博2014年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的“杰博文化俱乐部”正式成立,并于2014年4月18日在杰博人力资源宁波总部举行了隆重而简单的成立及授牌仪式。 据介绍,“杰博文化俱乐部”是在杰博内部建立各个形式的俱乐部,以期开展不同的文化、娱乐、学习活动及竞赛,继续由此提高团队凝聚力,并提升内部沟通力,继而提高员工休闲娱乐生活质量的一种“寓教于乐”的快乐型组织。 据了解,目前“杰博文化俱乐部”下已经有:火影篮球俱乐部、丽人俱乐部、牵手绿洲俱乐部、行者俱乐部及背包客俱乐部五大俱乐部。各俱乐部各有特点: 火影篮球俱乐部:以篮球对抗提高团队能力为主; 丽人俱乐部:以美容美发,瑜伽健康的休闲健体为主; 牵手绿洲俱乐部:以敬老公益,关爱他人公益活动为主; 背包客俱乐部:以爬山登高,背包旅行及陶冶情操为主; 行者俱乐部:以户外踏青,轻松骑行,及亲子教育活动为主。 在授牌仪式上,各个俱乐部负责人发言讲话,号召更多的杰博员工加入到文化俱乐部的活动中来,带给大家新的企业文化体验。杰博人力资源公司的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不同形式的文化俱乐部,在参加活动的同时,感受公司的关怀。 文:姚渐渐 温馨提示:欢迎关注和分享,可扫描以下二维码,或者加“杰博深蓝商学院”官方微信号:JOBSTART1,添加即可。 ﹋﹊﹋﹊﹋﹊﹋﹊﹋﹊﹋﹊﹋﹊﹋﹊﹋﹊﹋﹊﹋﹊﹋﹊﹋﹊﹋﹊﹋﹊﹋﹊﹋﹊﹋﹊﹋﹊﹋﹊﹋﹊﹋﹊﹋﹊﹋﹊﹋
查看详情
2014-04-23 15:57:00
23/
04月
2014
浙江省﹑市委联合督导组莅临杰博指导工作
【杰博要闻】 4月17日,浙江省、市委联合督导组到宁波进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调研。在进行人力资源产业调研时,联合督导组在区领导陪同下,莅临杰博人力资源进行了考察指导,并与杰博人力资源公司管理层进行了亲切交流。 在杰博公司,联合督导组深入了解了杰博的经营发展情况,并就人力资源和劳务派遣的发展方向等与杰博管理层进行了沟通交流,对杰博人力资源公司在劳务派遣上的规范操作及人力资源的创新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杰博人力资源运营总监牛金朋和派遣外包事业部总经理张林代表杰博公司,向联合督导组汇报了杰博的经营理念和运营现状。此外,张林就杰博公司在人力资源的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向督导组进行了汇报。 联合督导组充分了解了杰博人力资源在宁波以及全国区域的发展布局,并了解杰博公司的全新战略规划和产品布局,希望杰博公司能够坚持规范化运作和专业性创新,提高人力资源行业的创新发展能力。此外,联合督导组在对杰博人力资源进行调研考察时,与部分杰博员工进行了亲切的交流。 杰博人力资源运营总监牛金朋向督导组介绍,杰博人力资源在专业上倡导“杰博深蓝文化”,要求加强学习和学优学深;在员工关怀上倡导“杰博大家庭文化”,在公司本部的员工与派遣员工是同一大家庭的成员。杰博公司,一直倡导各相关部门和员工,要与派遣在外的员工加强沟通、交流和联系,要提高派遣员工的归属感,要让派遣员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联合督导组对杰博的“深蓝文化”和“大家庭文化”表示非常认可,要求继续发扬杰博深蓝“家庭”文化,关心关怀派遣员工,打造“和谐企业”,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联合督导组在对人力资源产业进行调研后,对包括杰博人力资源在内的宁波人才市场服务人力资源产业、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营造产业发展浓厚氛围等作用表示了充分肯定。 文:姚渐渐 温馨提示:欢迎关注和分享,可扫描以下二维码,或者加“杰博深蓝商学院”官方微信号:JOBSTART1,添加即可。 ﹋﹊﹋﹊﹋﹊﹋﹊﹋﹊﹋﹊﹋﹊﹋﹊﹋﹊﹋﹊﹋﹊﹋﹊﹋﹊﹋﹊﹋﹊﹋﹊﹋﹊﹋﹊﹋﹊﹋﹊﹋﹊﹋﹊﹋﹊﹋﹊﹋
查看详情
2014-04-23 13:35:00
23/
04月
2014
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导报》专访杰博人力资源陈龙云
编者按:从今年3月1日起,《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正式实施。该规定的出台将带来人力资源劳务派遣行业的重大变革,重构人力资源体系,并深远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对于劳务派遣行业来说,孰进孰退,如何抉择,至关重要。 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导报》社派出记者对此进行采访,并对宁波杰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龙云进行了独家专访,由此探解规定出台后,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趋势。 备注:《中国经济导报》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类报纸,是国家级重点新闻媒体。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弥合劳动者不平等裂缝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沈贞海 报道 从今年3月1日起,《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正式实施,随着新规的实施,“同工同酬”、“三性强制”(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派遣比例”等劳务派遣相关问题,成为劳务派遣公司、用人单位、求职者特别关注的话题,本报记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 长期以来,“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十分突出,劳动者合法权益被侵害等劳务市场乱象成为社会不公现象的聚焦点。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经过数年时间的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书面和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反复听取了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国资委、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全国工商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不同类型所有制企业、劳务派遣单位以及部分行业协会的意见,并将《暂行规定》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于2013年12月20日,在对各方面意见进行汇总梳理、深入研究并充分借鉴吸收之后,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21次部务会审议通过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自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至此,在《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基础上,《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构成了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基础。 劳务派遣乱象让劳动者权益受损 记者从人社部了解到,劳务派遣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主要是以职业介绍为主。而用工单位最早是在国企改制、外资公司限制(当时的外资公司不能直接聘用中国雇员)、制造业快速发展出现大批量的用工缺口等背景下产生的,最初是以普通的劳动力中介形成存在的。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人事代理、档案托管、人才交流、劳务外包等相关业务相继出现。 因为当时相关法律方面的空白,所以劳务派遣制度被有些用人单位做成了法律擦边球,做起了企业的“白手套”。所谓白手套,就是人劳务派遣公司的出现承担了用人企业的所有劳动力风险,这是变相的剥夺了劳动者的部分权益。 由于派遣工灵活的退出机制可为企业“减负”,许多企业因而热衷使用劳务派遣工,以降低用工成本。而派遣员工却常常因为企业低薪酬、低福利、拖欠工资等问题,遭受不平等待遇。一旦发生工伤事故等,也常因“名不正言不顺”,而遭双方单位互相推诿,难以维权。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劳务派遣机构还存在私自扩大经营范围、经营管理不规范、许可监管不到位等现象。个别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比例达到90%,严重违反了新规提出的用工比例不超过10%的规定。 目前社会上可使用的劳务派遣工种主要有保安、保洁、绿化养护等特殊岗位,以及餐饮、流水线操作工、话务员、理货员、收银员、销售人员、邮递员、货运员、驾驶员、制造业企业辅助工种等,此外,还有银行、机关事业单位等因编制所限使用编外人员。基本上是用工单位有需求,劳务派遣机构就可派遣,并没有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要求来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的本质回归 去年《暂行规定》出台后,曾一度引起用人单位的恐慌,特别是其中两个条款更是被视为劳务派遣行业的“紧箍咒”。即第三条规定: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第四条规定: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 同时,《暂行规定》中明确,第三条中所述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而第四条中所称用工总量是指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人数与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人数之和。 《暂行规定》的实施,将使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更具操作性,更加细化了行业规范,对行业的发展应该是非常有益的。从根本上杜绝了企业不按规定使用派遣工的可能,也让劳动者不再因为身份而受歧视。 那么《暂行规定》的实施的背景下,劳务派遣行业该何去何从呢?有着十余年人力资源从业经历的宁波杰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龙云认为,《暂行规定》的出台其价值是巨大的,将促进劳务派遣企业的快速转型升级。因为派遣毕竟是辅助性的,从法理和世界经验来说,派遣只能是一种辅助性用工人口红利时代形成的蓝领服务模式确实有许多不足,需要变革,而《劳务派遣规定》的出台,无疑给变革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 同时,陈龙云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自去年开始,很多原来从事单一劳务派遣的人力资源企业纷纷开始了将业务范围从扩展到企业人事外包、人力资源培训、部分生产线承担(OEM)、高端猎头等,实现从传统派遣公司到系统性、专业性、综合型人力资源公司过渡。 “其实,《暂行规定》的出台,是劳务派遣的本质回归,并在此基础上将有力促进到整个人力资源行业的转型升级,这是有极大益处的。”陈龙云强调。陈龙云旗下的杰博人力资源公司目前在全国设有十余家分支机构,在全国有两万五千余名派遣员工,其所创造的“杰博深蓝模式”在多年前即以规范化的操作而闻名于业内,杰博早于多年前即开始进行战略规划,进入大人力资源行业,将劳务派遣按照“临时性用工”作为公司的产品系之一,而非公司的全部产品。 专业研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并长期关注中国企业发展的“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杨克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暂行规定》的出台使得劳务派遣真正在大人力资源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可以有效促进包括劳务派遣、高端猎头、人力资源研究、OEM等大人力资源行业的有效、规范发展,而不是象现在这样停留在低水平克扣劳工基础之上。他认为《暂行规定》的出台,是中国法制建设进程中的成果之一,也是人力资源大行业规范的必要基础之一,更是中国劳动法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 新闻链接: 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导报》:http://www.ceh.com.cn/llpd/2014/04/352116.shtml 国家发改委中国发展网:http://www.chinadevelopment.com.cn/sz/gn/2014/04/352136.shtml
查看详情
2014-04-17 10:47:00
17/
04月
2014
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导报》专访杰博人力资源陈龙云
编者按:从今年3月1日起,《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正式实施。该规定的出台将带来人力资源劳务派遣行业的重大变革,重构人力资源体系,并深远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对于劳务派遣行业来说,孰进孰退,如何抉择,至关重要。 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导报》社派出记者对此进行采访,并对宁波杰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龙云进行了独家专访,由此探解规定出台后,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趋势。 备注:《中国经济导报》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管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经济类报纸,是国家级重点新闻媒体。 《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弥合劳动者不平等裂缝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沈贞海 报道 从今年3月1日起,《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正式实施,随着新规的实施,“同工同酬”、“三性强制”(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派遣比例”等劳务派遣相关问题,成为劳务派遣公司、用人单位、求职者特别关注的话题,本报记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 长期以来,“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十分突出,劳动者合法权益被侵害等劳务市场乱象成为社会不公现象的聚焦点。为了解决这种矛盾,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经过数年时间的实地调研、召开座谈会、书面和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等多种方式,反复听取了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国资委、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全国工商联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不同类型所有制企业、劳务派遣单位以及部分行业协会的意见,并将《暂行规定》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于2013年12月20日,在对各方面意见进行汇总梳理、深入研究并充分借鉴吸收之后,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21次部务会审议通过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自2014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至此,在《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基础上,《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实施办法》、《劳务派遣暂行规定》构成了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的法律基础。 劳务派遣乱象让劳动者权益受损 记者从人社部了解到,劳务派遣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主要是以职业介绍为主。而用工单位最早是在国企改制、外资公司限制(当时的外资公司不能直接聘用中国雇员)、制造业快速发展出现大批量的用工缺口等背景下产生的,最初是以普通的劳动力中介形成存在的。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人事代理、档案托管、人才交流、劳务外包等相关业务相继出现。 因为当时相关法律方面的空白,所以劳务派遣制度被有些用人单位做成了法律擦边球,做起了企业的“白手套”。所谓白手套,就是人劳务派遣公司的出现承担了用人企业的所有劳动力风险,这是变相的剥夺了劳动者的部分权益。 由于派遣工灵活的退出机制可为企业“减负”,许多企业因而热衷使用劳务派遣工,以降低用工成本。而派遣员工却常常因为企业低薪酬、低福利、拖欠工资等问题,遭受不平等待遇。一旦发生工伤事故等,也常因“名不正言不顺”,而遭双方单位互相推诿,难以维权。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劳务派遣机构还存在私自扩大经营范围、经营管理不规范、许可监管不到位等现象。个别用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比例达到90%,严重违反了新规提出的用工比例不超过10%的规定。 目前社会上可使用的劳务派遣工种主要有保安、保洁、绿化养护等特殊岗位,以及餐饮、流水线操作工、话务员、理货员、收银员、销售人员、邮递员、货运员、驾驶员、制造业企业辅助工种等,此外,还有银行、机关事业单位等因编制所限使用编外人员。基本上是用工单位有需求,劳务派遣机构就可派遣,并没有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要求来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的本质回归 去年《暂行规定》出台后,曾一度引起用人单位的恐慌,特别是其中两个条款更是被视为劳务派遣行业的“紧箍咒”。即第三条规定:用工单位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第四条规定: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 同时,《暂行规定》中明确,第三条中所述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而第四条中所称用工总量是指用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人数与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人数之和。 《暂行规定》的实施,将使劳务派遣行业的发展更具操作性,更加细化了行业规范,对行业的发展应该是非常有益的。从根本上杜绝了企业不按规定使用派遣工的可能,也让劳动者不再因为身份而受歧视。 那么《暂行规定》的实施的背景下,劳务派遣行业该何去何从呢?有着十余年人力资源从业经历的宁波杰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龙云认为,《暂行规定》的出台其价值是巨大的,将促进劳务派遣企业的快速转型升级。因为派遣毕竟是辅助性的,从法理和世界经验来说,派遣只能是一种辅助性用工人口红利时代形成的蓝领服务模式确实有许多不足,需要变革,而《劳务派遣规定》的出台,无疑给变革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 同时,陈龙云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自去年开始,很多原来从事单一劳务派遣的人力资源企业纷纷开始了将业务范围从扩展到企业人事外包、人力资源培训、部分生产线承担(OEM)、高端猎头等,实现从传统派遣公司到系统性、专业性、综合型人力资源公司过渡。 “其实,《暂行规定》的出台,是劳务派遣的本质回归,并在此基础上将有力促进到整个人力资源行业的转型升级,这是有极大益处的。”陈龙云强调。陈龙云旗下的杰博人力资源公司目前在全国设有十余家分支机构,在全国有两万五千余名派遣员工,其所创造的“杰博深蓝模式”在多年前即以规范化的操作而闻名于业内,杰博早于多年前即开始进行战略规划,进入大人力资源行业,将劳务派遣按照“临时性用工”作为公司的产品系之一,而非公司的全部产品。 专业研究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并长期关注中国企业发展的“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杨克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暂行规定》的出台使得劳务派遣真正在大人力资源行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可以有效促进包括劳务派遣、高端猎头、人力资源研究、OEM等大人力资源行业的有效、规范发展,而不是象现在这样停留在低水平克扣劳工基础之上。他认为《暂行规定》的出台,是中国法制建设进程中的成果之一,也是人力资源大行业规范的必要基础之一,更是中国劳动法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 新闻链接: 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导报》:http://www.ceh.com.cn/llpd/2014/04/352116.shtml 国家发改委中国发展网:http://www.chinadevelopment.com.cn/sz/gn/2014/04/352136.shtml
查看详情
2014-04-17 10:47:00
17/
04月
2014
杰博公司篮球对抗赛“跨年之战”
2013年12月30日晚,由杰博育才事业部总经理应海峰组织的杰博公司篮球对抗赛“跨年之战”在宁波东论球馆进行,此次比赛汇集了上海、杭州、重庆、成都、中山以及宁波等各分公司的篮球爱好者。比赛中,精彩不断,其乐融融,兄弟情谊融合得更加紧密。小伙子们精神抖擞,东风吹,战鼓擂,这个世界谁怕谁;再看另一边,“老夫”聊发少年狂,奔跑帝,篮板王。最后,比赛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查看详情
2014-02-14 10:46:00
14/
02月
2014
2013.12 市级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
查看详情
2013-12-15 16:53:00
15/
12月
2013
宁波杰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2013年5月24日,宁波杰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杰博总部及宁波、上海、中山、杭州、重庆等各分公司职工代表出席的本次会议。 会议讨论了杰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人事程序手册及相关表格,参会的职工代表代表总部及各分公司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经过讨论,手册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经过民主表决,全体参会代表对杰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人事程序手册及相关表格内容无异议,表示一致通过,该人事程序手册将于2013年6月1日起实行。
查看详情
2013-05-27 15:22:00
27/
05月
2013
杰博重庆分公司助力退伍军人就业
—— 遵义县2013年退役士兵技能培训校企合作动员会 2013年5月8日,遵义县民政局双拥办、教委、杰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等部门和企业联合举办遵义县2013年退役士兵技能培训校企合作动员会。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提高退役士兵就业技能,定向就业,促进退役士兵就业率和满意度。会议议程主要有会议开幕致词、民政局双拥办领导介绍培训模式和政策、实施培训的学校介绍培训内容及专业、定向企业介绍情况、答疑等内容,退役士兵有近150人参与当天会议。 杰博重庆分公司总经理张林莅临会议现场,并就就业形势、部分优质企业情况介绍等作主题发言。 张总针对退役士兵关注的问题做详细解答。 会议内容受到在场士兵热烈欢迎,积极报名参与定向就业培训。
查看详情
2013-05-21 13:05:00
21/
05月
2013
热烈欢迎省人力社保厅袁中伟副厅长一行莅临我司视察指导
3月21日下午,浙江省人力社保厅袁中伟副厅长、省委人才办陈荣华副主任等一行莅临宁波人力资源产业园视察指导,杰博人力资源宁波分公司王晶烨总经理代表杰博向袁厅长汇报了杰博的经营理念和运营现状。
查看详情
2013-03-21 15:57:00
21/
03月
2013
热烈欢迎省人力社保厅袁中伟副厅长一行莅临我司视察指导
3月21日下午,浙江省人力社保厅袁中伟副厅长、省委人才办陈荣华副主任等一行莅临宁波人力资源产业园视察指导,杰博人力资源宁波分公司王晶烨总经理代表杰博向袁厅长汇报了杰博的经营理念和运营现状。
查看详情
2013-03-21 15:57:00
21/
03月
2013
省委莅临园区指导,参观考察企业发展
2013年3月6日上午,省委人才办副主任、人社厅人才开发与市场处处长陈荣华莅临宁波人力资源产业园调研指导工作,我司业务总监陈龙云参与了会见。 陈主任一行首先参观了人力资源产业园的概貌,询问了解园区内入驻企业的经营情况与发展规模,在参观了园区办公环境、人文环境后,陈主任充分肯定了宁波人力资源产业园的发展理念。 随后,陈主任在园区会议室召开会议,会上陈主任认真听取了企业家们的发言,特别是新劳动法出台后劳务派遣行业即将面临的各种问题。 会议最后,陈主任希望我们人力资源企业能够加强信心,迎接挑战,多与政府沟通,一起为浙江省的人力资源行业发展贡献力量。
查看详情
2013-03-06 15:30:00
06/
03月
2013
‹
1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
32
33
›
让我知道您需要什么?
致力于成为专业领先、数字驱动、全球布局的综合性人力资源服务商
联系我们
全国
宁波总部(全国站点)
华东
上海
宁波
杭州
台州
绍兴
温州
湖州
金华
丽水
嘉兴
衢州
舟山
苏州
芜湖
无锡
福州
南昌
南通
南京
黄山
济南
济宁
郑州
合肥
华北
北京
天津
太原
石家庄
沈阳
长春
哈尔滨
衡水
保定
张家口
华西(西南)
重庆
成都
长沙
贵阳
西安
武汉
兰州
华南
广州
深圳
中山
厦门
南宁